《小欢喜》剧照。
这是郭初阳老师为绿苑讲坛专门准备的话题,他结合多年的从教经历与思考,把十几年来给孩子们做经典阅读和创意写作的教育经验呈现给大家,分享他的独到认识和判断。
“我想先从一个古老的故事说起。”郭初阳老师的开场白是《愚公移山》,“重新打量这个故事,中国家长可以从中比照自己的教育观。‘北山愚公长息曰……虽我之死,有子存焉。子又生孙,孙又生子;子又有子,子又有孙;子子孙孙无穷匮也,而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?’愚公是有话语权的家长,在他看来,儿孙辈是按着他的预设挖山不休的。请问:儿孙们愿意吗?若干年之后,会不会出现新的情况?身为家长的我们,是否也隐隐有一些愚公式的不容置辩呢?于是出现了一道又一道的思考题:我们希望下一代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?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的生活?是否应当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权……”
本文选自《胆敢教书》,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。
原文作者 | 郭初阳
《胆敢教书》
作者:郭初阳
版本:上海教育出版社
2025年6月
进与退,快与慢,分与合
进与退:进入初中,双亲在家庭教育里的位置要适当调整,母亲要学会放手,不可事无巨细都代揽包办,有的事情可以不管就不管了;父亲工作再忙,也要留出充足的在家时间,常常陪伴,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状态,把握大方向,凸显父亲掌舵的职能。
快与慢:好的教育是农业,在慢慢培育中自然生长,所以耐心最重要。家长要摒除抄近道的念头,因为学习的路上本来就没有捷径。陪伴孩子“亲身生活”,正如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第四封信里所写的:“你是这样年轻,一切都在开始,亲爱的先生,我要尽我的所能请求你,对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难要多多忍耐,要去爱这些‘问题的本身’,像是爱一间锁闭了的房屋,或是一本用别种文字写成的书。现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,因为你还不能在生活里体验到它们。一切都要亲身生活。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‘生活’吧。或者, 不大注意,渐渐会有那遥远的一天,你生活到了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境地。”
分与合:对孩子的教育,不宜一味刚硬,或一味溺爱;宜刚柔相济。在不同情境中,父母当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,父亲严厉批评过后,母亲可以适当安慰;若某事是母亲批评教导的, 事后父亲给予疏导。一刚一柔,角色分明,效果较好。另外,父母有不同的分工,但是在重大问题上,两人的意见一定是一致的、合而为一的。要知道,父母的意见不合,很容易被孩子钻空子。换句话说,父母平时的密切沟通、亲密合作,对于教导孩子而言,非常重要。
关注,但不干预
这六字箴言,执行起来并不容易,需要克制再克制。对孩子的情况不闻不问,当然是不对的。进入中学了,家长依然要持续地关注孩子,但是不可过多干预了。保持适度的平静与理性,把有热度的爱放得更深,表面呈现出来是冷静的。比如孩子的成绩起起落落,是正常的现象,家长不必因为一两次考试失利就急得睡不着觉,要宠辱不惊——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,家长提供生活支持就足够啦。让孩子自立、自理、自觉,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。
家有一千册藏书
建议家里要有一千册优质藏书,书籍内容可以很广泛:商务印书馆“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”,“后浪大学堂”系列,中华书局“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”,上海古籍出版社“蓬莱阁丛书”,等等。这些优质的藏书是孩子触手可及的,因为是自家的藏书,在书里可以随意批注和记录,留下阅读的痕迹。家里当有温馨的读书角,舒服的沙发,软的靠垫,柔和的灯光,一切都适合阅读。营造家庭阅读气氛的最佳方式,是父母以身作则,爱读书的父母自然会有爱读书的儿女。
旅行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旅行与阅读一样能开阔眼界。从教育方面来考虑,家庭旅行最好执其两端:一端是纽伦港,最繁华的都市,看科技,看艺术,看未来;另一端是荒蛮之地,看看 当地人的生活光景 ,想一想自己的出身与过去……执其两端,有助于孩子认识自己,在社会坐标里找到恰当的位置。旅行也是很自然的项目制学习与理财教育。请孩子设计路线,统筹经费(让孩子知道每分钱都来之不易,要用得合理),做一个整体的旅行计划,PBL(项目制学习)就在日常生活中。
值得细读的四本书
《阅读的力量》
作者:(美)斯蒂芬·克拉生
译者:李玉梅
版本:新疆青少年出版社|贝贝熊童书馆
2012年1月
什么叫自由自主阅读?就是无任务的非指定的阅读。没有压力,无须考试,想读就读,不读就不读。有意思的是,这样的阅读恰恰最能提升孩子的语文能力。这本书的内容,概括地说,就是“我们必须重新考虑,分析现在以反复练习、教导语文和培养识字力的方式”,因为自由自主的阅读是“唯一的方法,唯一能同时使人乐于阅读、培养写作风格、建立足够字汇、增进文法能力以及正确拼字的方法”。好的语文教育能促进自由自主的阅读,一旦孩子因乐趣而阅读,好事情就接踵而来了。广泛阅读的人,最终都会走向伟大的书。
《教育漫话》
作者:(英)约翰·洛克
译者:傅任敢
版本:教育科学出版社
2014年12月
约翰·洛克的《教育漫话》是一本育儿小百科全书。其开篇即写道:“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,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,或有用或无用,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。”所以父母与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儿童的天性和能力倾向,观察他们原本的储备如何,再加以适当的引导与培养。教师的任务不是灌输知识,而是用正确的方法,唤起孩子对知识的爱和尊重。 洛克忠告父母要将儿童视为理性生物,培养他们的德行、理智、体能、自我控制的能力,创造一个基于尊重与耻辱,而不是基于奖励与惩罚的训练机制。因为奖励糖果与责打惩罚,会使儿童成为感觉主义者,这种“奴隶的纪律”只会产生出“奴隶的性情”。他倡导一种符合人性的、开放而优雅的绅士教育:“对于人世的唯一防备,就是彻底懂得世情,一个青年绅士应在他的能力以内逐步走进世间,而且越早越好,那样就有可靠的练达的才能去引导他。”
《从尿布到约会》
作者:(美)黛布拉·W.哈夫纳
译者:王震宇 张婕
版本: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
2018年3月
性教育的话题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是双重缺位的。性教育课程应当从幼儿园就开始,直到大学都有,涵盖生活教育、情感教育、婚姻教育与家庭教育等。这本书针对不同年龄段孩 子的性发育特征和不同环境,为父母们提供了具体指导。比如当孩子问及“我是从哪儿来的”,比如发现孩子浏览色情网站或手淫,父母该如何应对,比如如何保护孩子免于性侵,等等。 关于性教育的重要性,引用周作人的一句话:“性的事情……正如一条险峻的山路,在黑暗里走去固然人人难免跌倒,即使在光明中也难说没有跌倒的人——不过可以免避的总免避过去了。道学家的意见,却以为在黑暗中跌倒,总比在光明中为好,甚至于觉得光明中的不跌倒还不及黑暗中的跌倒之合于习惯,那更是可笑了。”
《人之初:现代蒙学四十六课》
作者:王尚文 郭初阳 颜炼军
版本:东方出版社
2016年10月
这本书源于王尚文教授的奇思妙想:以某个人生关键词为核心,让警句、诗歌和故事围绕着这个词语旋转,各自画出不同的轨迹,然而始终为这个关键词所吸引。倘若有几十个核心词,拥有各自捕捉住的警句、诗歌和故事,核心词一圈圈地自转与公转,便可成为一本小书。现代蒙学四十六课,是四十六个人生关键词:自爱、自知、自信、自省、良知、自然、自由、 平等、民族、法治、权利、尊严、宽容、科学精神、合作精神、独立思考……这本书仿佛一个小小的词语银河系,足以让少年人驻足细观,可以从中辨认方向,也得着一些启示。
本文选自《胆敢教书》,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。原文作者:郭初阳;编辑:王铭博;校对:柳宝庆。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,欢迎转发至朋友圈。
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
大家记得将「新京报书评周刊」设置为星标
2024书评周刊合订本上市!
点击书封可即刻下单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